跳至主內容

2020年 數學科學獎

亞歷山大 • 貝林森
大衛 • 卡茲丹

以表彰他們對表示論,以及許多其他數學領域的重大影響和深遠貢獻。

 

得獎人簡介

亞歷山大 • 貝林森<br/>大衛 • 卡茲丹

貢獻

2020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平均頒予亞歷山大 • 貝林森 (Alexander Beilinson) 大衛 • 卡茲丹 (David Kazhdan),以表彰他們對表示論,以及許多其他數學領域的重大影響和深遠貢獻。亞歷山大 • 貝林森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大衛和瑪麗•溫頓格林講座 教授。大衛 • 卡茲丹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數學教授。

亞歷山大 • 貝林森大衛 • 卡茲丹兩位數學家對被稱為表示論的數學分支作出了深遠貢獻,他們也為許多其他領域帶來根本性的影響而聞名,例如算術幾何學、K理論、共形場論、數論、代數和複數幾何、 群論以及廣泛的代數領域。除了證明重要定理,他們還創造了一些概念性工具,這些工具對其他數學家取得突破至關重要。他們的工作既深且廣,促進了諸多數學領域的長足發展。

 

繼續閱讀

 

 

 

得獎人獲獎介紹

Alexander Beilinson and David Kazhdan have made profound contributions to the branch of mathematics known as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are also famous for the fundamental influence they have had on many other areas, such as arithmetic geometry, K-theory, conformal field theory, number theory, algebraic and complex geometry, group theory, and algebra more generally. As well as proving remarkable theorems themselves, they have created conceptual tools that have been essential to many breakthroughs of other mathematicians. Thanks to their work and its exceptionally broad reach, large areas of mathematic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advanced than would otherwise have been possible.

 

繼續閱讀

 

 

得獎者簡介

Alexander

亞歷山大 • 貝林森

(Alexander Beilinson)

亞歷山大 • 貝林森 (Alexander Beilinson) 在1957年於俄羅斯莫斯科 出生,目前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大衛和瑪麗•溫頓格林講座教授。他在1988年於俄羅斯蘭道理論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出任現時職位前,他曾於蘭道理論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1987–1993) 及於美國麻省 理工學院擔任教授 (1988–1998)。


2020年5月21日   香港

 

得獎人自傳

 

 

David K

大衛 • 卡茲丹 (David Kazhdan)

大衛 • 卡茲丹 (David Kazhdan) 在1946年於俄羅斯莫斯科出生,目前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數學教授。他在1967年於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先取得文憑,並在亞歷山大 • 基里洛夫指導下於1969年取 得博士學位,繼而在母校擔任研究員 (1969–1975)。他其後移居美國,並加入哈佛大學工作,先後擔任數學客席教授 (1975–1977)、教授(1977–2002) 及數學榮休教授 (2002–)。他在2002年移居以色列,出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大衛 • 卡茲丹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及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2020年5月21日    香港

 

得獎人自傳

 

 

 

得獎人特寫

 

2020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講座

"Zeta values and motivic periods" 由亞歷山大 • 貝林森教授主講 及 "Symmetry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y" 由大衛 • 卡茲丹教授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