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得獎人 (2004-2023)
2023
馬修•貝爾斯
鄧肯•洛里默
莫拉•邁克勞克林
以表彰他們發現快速電波爆發 (FRBs)。
帕特里克•克拉瑪
伊娃•諾加利斯
以表彰他們開創性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使負責基因轉錄的蛋白質機制能夠於單個原子尺度上視覺化。他們揭示了生命的基本過程之一的基因轉錄機制的每一個步驟,正常的基因轉錄如何促進健康,以及機能失調如何導致疾病。帕特里克•克拉瑪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多學科科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主任暨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候任主席。伊娃•諾加利斯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和結構生物學傑出教授。
弗拉基米爾•德林費爾德
丘成桐
以表彰他們對數學物理、算術幾何、微分幾何和凱勒幾何的貢獻。
2022
萊納特 • 林德格倫
邁克爾 • 佩里曼
以表彰他們一生對天體測量學的貢獻,尤其是在歐洲太空總署依巴谷號及蓋亞號的構想和設計中 扮演的角色。
保羅.內古列斯庫
邁克爾.威爾士
以表彰他們發現囊腫性纖維化是分子、生物化學和功能上出現缺陷所引致,以及鑑別和研發新藥物去修復這些缺陷,因而能夠治療大多數患者。這些發現和藥物不但減輕人類的痛苦,並挽救了無數生命。
諾加 • 阿隆
埃胡德 • 赫魯索夫斯基
以表彰他們對離散數學和模型論的非凡貢獻,尤其是與代數幾何、拓撲和計算機科學的相互影響。
2021
維多利亞 • 卡士比
赫里莎 • 庫韋利奧圖
以表彰她們對理解磁星作出貢獻。磁星是一種高度磁化的中子星,與很多壯觀的瞬變天體物理學現象有關。她們開發了新穎和精確的觀測技術,從而證實具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存在,並描繪出它們的物理特性。她們已將磁星確立為一種嶄新而又重要的天體物理物體。
斯科特 • 埃姆爾
以表彰他所發現的內體蛋白分選轉運複合體 (ESCRT) 途徑,對於涉及膜生物學的多樣化過程至關重要,其中包括細胞分裂、細胞表層受體調節、病毒傳播及 軸突修剪等。這些過程對於生命、健康及疾病尤其重要。
尚–米歇爾 • 比斯姆
傑夫 • 奇格
以表彰他們對幾何學的貢獻。他們非凡的見解改變了現代幾何,其影響歷久彌新。
2020
羅傑 • 布蘭福德
以表彰他對理論天體物理學的根本性貢獻,特別是在活躍星系核的基本理解、相對論性噴流的形成和準直、黑洞的能量提取機制和激波中的粒子加速及其相關的輻射機制。
格羅 • 米森伯克
彼得 • 黑格曼
格奧爾格 • 內格爾
以表彰他們所研發的光遺傳學,一項徹底改革了神經科學發展的技術。
亞歷山大 • 貝林森
大衛 • 卡茲丹
以表彰他們對表示論,以及許多其他數學領域的重大影響和深遠貢獻。
2019
愛德華.史東
以表彰他領導旅行者項目。旅行者項目在過去四十年間,改變我們對四顆巨行星和外太陽系的了解,開展了探索星際空間的任務。
瑪麗亞.傑辛
以表彰她證明去氧核醣核酸中定點雙鏈斷裂會刺激 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重組。這項開創性工作奠定了並直接 引至能編輯哺乳動物基因組特定位置的工具的產生。
米歇爾.塔拉格蘭
以表彰他研究集中不等式、隨機過程的上確界和自旋玻璃的嚴謹結果。
2018
尚−盧.普吉
以表彰他對紅外到亞毫米光譜範圍天文學的貢獻。他探測了在過去恆星形成過程中的星系所放出的宇宙遠紅外背景,並提出星際物質含有芳香族碳氫分子。通過普朗克太空計劃,他處理了星際物質前景的影響,因而顯著地提升了我們對宇宙學的認識。
瑪莉-克萊爾.金
以表彰她繪製第一個乳腺癌基因的基因圖。瑪莉-克萊爾 •金利用數學模型預測和證明乳腺癌可以由單個基因引起。她繪製的基因圖促成了乳腺癌基因的克隆,因而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路易.卡法雷
以表彰他在偏微分方程上的突破性工作,包括創立一套正則理論,適用於如蒙日−安培方程等非線性方程,及如障礙問題等的自由邊界問題,這些工作影響了該領域整個世代的研究。
2017
西蒙.懷特
以表彰他在理解宇宙裡結構形成的貢獻。他運用強大的數值模擬揭示在早期的宇宙中的微小密度漲落怎樣發展成現今宇宙所看見的星系和其他非線性結構,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具有平直幾何、並由暗物質和宇宙常數所支配的宇宙模型。
伊恩.吉本斯 (1931 - 2018)
羅納德.韋爾
以表彰他們發現微管相聯的馬達蛋白:驅動人類細胞和細胞內對生長、分裂和生存至為重要的活動的發動機。
亞諾什.科拉爾
克萊爾.瓦贊
以表彰他們在多個代數幾何核心範疇所取得的卓越成果。這些成果革新了這領域,使一些長期令人束手無策的問題因而得以解決
2016
羅奈爾特.德雷弗 (1931-2017)
基普.索恩
雷納.韋斯
以表彰他們對「激光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的構思和設計。LIGO最近首次直接觀測到重力波,為天文探索開創了一個新方法,而首先偵測到的非凡事例為兩個星級質量的黑洞合併。
艾德里安.伯德
胡達.佐格比
以表彰他們發現一類基因和蛋白,這些蛋白能夠確認 染色體脫氧核醣核酸一種可以影響基因調控的化學改變; 並確立這基因的突變是發育障礙疾病蕾特氏症的主要成因。
奈傑爾.希欽
以表彰他對幾何學、表示論和理論物理學作出極重要貢獻。 他引入了基本而優美的概念和技術,影響深遠。
2015
威廉.伯鲁奇
以表彰他構思及領導開普勒計劃;這計劃大大增進了對太陽系外行星系及恒星內部的認識。
邦妮.巴斯勒
彼德.格林伯格
以表彰他們闡釋群體感應的分子機制,一種細菌間相互溝通交流信息行為的調控機制;這項工作對干擾細菌的病原體或調控微生物群落在健康應用方面提供了新穎的方法。
格爾德.法爾廷斯
亨里克.伊萬尼克
以表彰他們對數論基本工具的推行及發展,讓他們及其他人能夠解決存在已久的經典問題。
2014
丹尼爾.愛森斯坦
肖恩.科爾
約翰.皮考克
以表彰他們在測量星系大尺度結構特徵上的貢獻,這些測量包括重子聲振盪和紅移空間扭曲,其結果足以對宇宙學模型作出約束。
森 和俊
彼得.瓦爾特
以表彰他們發現內質網未折疊蛋白反應的貢獻;這個反應是一條控制真核細胞內細胞器動態平衡及蛋白質輸出質量的信號通道。
喬治.盧斯蒂格
以表彰他在代數、代數幾何和表示論方面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並將這些學科結合起來,解決古典問題,且展現數學中美妙的新聯繫。
2013
史蒂芬.拜爾巴斯
約翰.霍利 (1958-2021)
以表彰他們對磁性旋轉不穩定性的發現和硏究。他們的工作說明了磁性旋轉不穩定性引發湍流,並足以解釋天體物理學裏吸積盤的角動量輸運機制。
傑弗理.霍爾
邁克爾.羅斯巴殊
邁克爾.楊
以表彰他們發現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大衛.多諾霍
以表彰他對現代數理統計學的深遠貢獻﹕他開創了在有噪聲情況的最優統計估計算法;而他又建立了在大數據中實現稀疏表示和復原的高效率技巧。
2012
大衛.朱維特
劉麗杏
以表彰他們發現海王星以外物體及描述其特性,對研究太陽系最初之形成及追尋短週期彗星來源提供寳貴資料。
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
亞瑟.霍里奇
以表彰他們在解析蛋白質折疊的分子機制上的貢献。妥當的蛋白質折疊是許多細胞功能的必要元素。
馬克西姆.康采維奇
以表彰他在代數、幾何和數學物理,特別是形變量子化,Motivic積分和鏡像對稱的開創性工作。
2011
恩里科.科斯塔
傑拉爾德.菲什曼
以表彰他們領導天文衛星,證明了宇宙中最大能量的爆發 ─ 伽瑪射線暴 ─ 來自宇宙學距離。
朱爾斯.霍夫曼
魯斯蘭.麥哲托夫
布魯斯.比尤特勒
以表彰他們發現先天性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解開了抵抗病原體的首道防線之謎。
德梅特里奧斯.克里斯托多羅
理查德.哈密頓
以表彰他們在洛倫茲幾何與黎曼幾何中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高度創新工作,及對廣義相對論和拓撲學的應用。
2010
查理斯・班尼特
萊曼・佩治
戴維・斯佩格
以表彰他們領導威爾琴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實驗的傑出貢獻;使其能夠精確測量宇宙學基本參數,包括宇宙的幾何、年齡和組成。
大衛・朱利雅斯
以表彰他對人類皮膚感知疼痛、刺激和溫度以至產生疼痛、過敏現象背後的分子機制的開創性發現。
辛康・布爾甘 (1954-2018)
以表彰他在數學分析方面的工作與其在多項學科上的應用:偏微分方程、數學物理、組合學、數論、遍歷理論與理論計算機科學。
2009
徐遐生 (1943-2023)
以表彰他一生對理論天文學的傑出貢獻。
道格拉斯・高爾曼 (1931-2014)
傑弗理・弗理德曼
以表彰他們的研究工作導致發現瘦素:一種調節食物攝入量和體重的激素。
西蒙・唐納森
克利福・陶布斯
以表彰他們對於3維與4維幾何學的卓越貢獻
2008
萊因哈德・根舍
以表彰他發現並證明我們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傑出貢獻
伊恩.維爾穆特教授 (1944-2023)
基夫.坎貝爾 (1954-2012)
山中伸彌
以表彰他們近期在逆轉細胞分化過程中的重要發現,顯著地開拓了我們對發育生物學的了解,為治療人類的疾病和改進農業生物技術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弗拉基米爾.阿諾德 (1937-2010)
路德維希.費迪夫 (1934-2017)
以表彰他們對數學物理廣泛及富影響力的貢獻
2007
彼得・高里
以表彰他一生在理論天體物理學和行星科學中取得的成就。
羅伯特.尼科威
以表彰他多年來對於 GPCR (G-蛋白質偶合接受體) 的關鍵性的貢獻。此貢獻對於尋找有效的藥品提供了極重要的新思路。
羅伯特.朗蘭茲
理察.泰勒
以表彰他們開展了一個集大成的數學體系,連結素數及對稱性。
2006
索爾.普密特
亞當.利斯
布萊.施米茲
為表彰他們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在增加,顯示即使沒有物質與任何輻射,空間的能量密度仍然大於零。
王曉東
為表彰他發現細胞按程序凋亡的生物化學基礎。細胞按程序凋亡是平衡細胞生成和防止癌的關鍵步驟。
大衛.曼福德
吳文俊 (1919-2017)
為表彰大衛 • 曼福德 (David Mumfords) 對數學, 與對二類新興學科的貢獻: 圖案學與視覺學; 和為表彰吳文俊 (Wentsun Wu) 對一新興學科的貢獻: 數學的機器證明法。
2005
傑弗里・馬西
米歇爾・麥耶
為表彰最早發現太陽系以外的一個恆星的行星,了解其質量與軌道,從而引導出對行星之產生的革命性的新認識。
邁克爾・貝里奇 (1938-2020)
為表彰他發現調控細胞的運作中鈣的關鍵作用。
安德魯.維爾斯
為表彰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
2004
詹姆斯・皮布爾斯
以表彰他一生對宇宙學的開創性貢獻。現今宇宙學的理論與觀測基礎,差不多全部由他建立,本來純為理論推測的學科亦因此脫胎成一門精確科學。
史丹利.科恩
赫伯特.布瓦耶
簡悅威
理察.多爾 (1912-2005)
獎項一一半平均分配予史丹利.科恩 Stanley N Cohen 和 赫伯特.布瓦耶 Herbert W Boyer,以表揚他們發現去氧核糖核酸和基因無性繁殖技術。另一半頒予簡悅威 Yuet-Wai Kan,以表揚他發現去氧核糖核酸的多形性及該發現對人類遺傳學的影響。獎項二頒予理察.多爾Richard Doll,以表揚他對現代癌病流行病學的貢獻。
陳省身 (1911-2004)
以表彰他開闢整體微分幾何學的成就,以及他對這個數學範疇一直以來的領導。整體微分幾何學的精妙發展佔著當代數學的核心,與拓樸學、代數學和分析學,簡而言之,與過去六十年數學的所有主要範疇都有密切關連。